http://www.ziondaily.com/2.0/web/word_of_god_02a/view.php?id=14178
雅各書 四章二至三節:
「你們貪戀,還是得不著;你們殺害嫉妒,又鬥毆爭戰,也不能得。你們得不著,是因為你們不求。你們求也得不著,是因為你們妄求,要浪費在你們的宴樂中。」
既然,法利賽人認為自己有資格可以要求主耶穌,那又怎會想到要改變自己呢?
要是主耶穌不聽他們使喚,他們便把主耶穌釘上十字架。
然而,許多人也自恃自己有資格要求別人。
誠然,這麼多年來,無論是經濟、領人歸主、跟進,或在主日講台上分享等方面,
我從沒想過要求別人。
相反,當我發現自己做得不好時,我便要求自己!
但在香港土生土長的人卻多甚頑固,不願改變,最終跌倒收場!
這並非只觀察了兩、三月的晦氣話,乃是我建立教會三十一年來見證的事實。
那些淫亂與自驕自傲的人,休想他們改變,
因他們內心充斥著黑暗和驕傲,執意不改。
不過,我可以改變自己。
當日,我帶著自卑、自覺沒有資格要求他人的情況下,
心感自己的信仰搞不好,亦不能改變別人,那倒不如我改變自己吧!
因此,首幾年,我的心境常常面對心痛、混亂,一般人難以度過這過程。
然而,神卻有意讓我在加拿大的短暫、激烈的日子裡,常常面對這些經歷 —— 某程度上,可稱之為「折磨」;而於屬靈上,卻又是一種磨鍊。
轉瞬間,神差遣我回到香港。
那段日子,我在快速、巨大的轉變下,沒有要求環境或身邊的人改進。
事實上,他們大多不能改善自己,亦無法建立什麼,反而是他們帶回來的人卻做得到。
前數天,我曾與大家分享:
回望這三十年,我最珍惜的人,就是昔日認識的展鳴、玉珍、傳威等。
當年除了他們,我回到香港後,認識上百人。
但當中仍能持守信仰,且跑到今天的他們,可謂難能可貴,猶如精金一般!
你也可以想像昔日的景況。
當我開始教會的時候,我的時間表編排得滿滿的。
現在回望,許多從前的人與事,已沒有結果。
有許多人,已不參與我們教會,甚至已放棄信仰了。
但我從不「吹毛求疵」,又不斷要求自己,我便能夠不斷作出分析。
在回港首幾年,我盡所能向努力盡本分的牧師學習,學習他們講道、事奉、帶領聚會等的方式。
起初,我在新蒲崗真道教會(我是後來才知道裡面的總負責人有兩位太太)幫忙。
那時,我一邊學習,一邊分析,在這情況下,我根本沒空閒「吹毛求疵」地要求自己該擁有什麼幸福。
於是在那時候,我可謂因著十分簡樸、卑微的景況,使我遇見許多牧師、傳道人或領袖的時候,
他們都不用在我面前裝假,何解?
因為在他們眼中,不論從衣著上或其他地方,看出我並不富有,只是一位外表樸素,四處探訪牧師的人。
故此,他們不介意讓我知道他們的想法與處事。
老實說,他們早已看出我不是一位富戶,或一位能為他們教會帶來美好將來的名人。
在他們眼內,我只是一位二十多歲,及很願意聆聽、接受他們意見的年青人而已。
當時我常走訪那些教會,幫助其中的弟兄姊妹,當中有不少是在不同教會之間徘徊的「羊」和「白兔」。
當時,傳威、展鳴等人很喜歡聽我查經的分享,因而便開始了查經班。
於是我除了在新蒲崗真道教會幫手外,亦編排了一段時間查經。
那時候,我慢慢地理解,與及平心靜氣地分析:
就是以一位基層的傳道人身分,在沒有要求他人的情況下,分析教會需要做的基本工作。
這麼多年裡,我漸漸發現了他們失敗的原因。
實在,我處身這基層的時段,剛剛事奉數月的我,同時看見了某些事奉十多年、二十多年的人,或事奉了半世紀的人。
三十年前,我接觸上他們,對我而言,在這情況下作分析,我能明白更多。
我是一位懂得編寫電腦程式的人。
所以,我能肯定某人說話、做事的形式,乃按特定的程序而出現。
例如某人事奉了三年,如按照他事奉的模式,三十年後,他自然會變得好像另一位牧師;
再過五十年他退休後,又會變成另一位牧師的模樣。
在我眼前,認識了眾多牧師,豈不猶如排列展示著,往後五十年、三十年的教會將變成怎樣?
我無須猜測也可知!
藉著編寫電腦程式的經歷,讓我知道許多事騙不了人。
你知道世界上何以這麼多人研究數學?為何數學這麼重要?
雖然數學無法觸摸,也並非一種單單擺在人前,便能夠看透明白的數字,
但數學卻潛藏了人生許多東西的學問,若不善用,你便會吃虧。
假若只憑心算或其他方法,希望辦妥事情,終會發現,這全不及你運用數學的方式去解構你所行的事,來得有果效。
就如善於運動、游泳或跑步的人,最後他們皆將運動解構於數學。
的確,數學乃存藏在宇宙間,騙不了人,亦最能真確反映事實的學問。
任何精細、重複次數越多、想盡量減少錯誤或不想浪費資源的事,也必定用上數學。
可見,數學發展至今,逐漸地成為了宇宙的語言,源於它的真確性。
就算某些人不知道百分率(Percentage)是什麼也好,
但少用50%的資源和多花掉50%的資源,所得出的果效是明顯地不同。
再以電話的用電量為例,即使多普通的電話也運用數字告訴用家用電情況,
數學就是與日常生活如此息息相關。
那麼,你明白我何以這樣分折嗎?
原因乃歸於當年我看見那些牧師,「展列」在我面前時,那情況就像以下的舉例一樣:
該位A牧師開始教會三、四年後,認為三、四十年後,教會存有盼望和將來,
但經分析後,我知道他將來如何發展。
按照數學和編寫電腦程式的理論(寫電腦程式必定要以數學計算,才可容易預算出將來的結果),
我很輕易地知道這位A牧師三十年後,將會變成一位B牧師。
這絕非靠碰巧,而是在相同環境和情況下,以相同的方法再加上遇著類似的問題,那結局無須揣測也能預知。
而且,三十多年後,我確實見證著這事實。
雅各書 四章二至三節:
「你們貪戀,還是得不著;你們殺害嫉妒,又鬥毆爭戰,也不能得。你們得不著,是因為你們不求。你們求也得不著,是因為你們妄求,要浪費在你們的宴樂中。」
雅各書 四章二至三節:
「你們貪戀,還是得不著;你們殺害嫉妒,又鬥毆爭戰,也不能得。你們得不著,是因為你們不求。你們求也得不著,是因為你們妄求,要浪費在你們的宴樂中。」
既然,法利賽人認為自己有資格可以要求主耶穌,那又怎會想到要改變自己呢?
要是主耶穌不聽他們使喚,他們便把主耶穌釘上十字架。
然而,許多人也自恃自己有資格要求別人。
誠然,這麼多年來,無論是經濟、領人歸主、跟進,或在主日講台上分享等方面,
我從沒想過要求別人。
相反,當我發現自己做得不好時,我便要求自己!
但在香港土生土長的人卻多甚頑固,不願改變,最終跌倒收場!
這並非只觀察了兩、三月的晦氣話,乃是我建立教會三十一年來見證的事實。
那些淫亂與自驕自傲的人,休想他們改變,
因他們內心充斥著黑暗和驕傲,執意不改。
不過,我可以改變自己。
當日,我帶著自卑、自覺沒有資格要求他人的情況下,
心感自己的信仰搞不好,亦不能改變別人,那倒不如我改變自己吧!
因此,首幾年,我的心境常常面對心痛、混亂,一般人難以度過這過程。
然而,神卻有意讓我在加拿大的短暫、激烈的日子裡,常常面對這些經歷 —— 某程度上,可稱之為「折磨」;而於屬靈上,卻又是一種磨鍊。
轉瞬間,神差遣我回到香港。
那段日子,我在快速、巨大的轉變下,沒有要求環境或身邊的人改進。
事實上,他們大多不能改善自己,亦無法建立什麼,反而是他們帶回來的人卻做得到。
前數天,我曾與大家分享:
回望這三十年,我最珍惜的人,就是昔日認識的展鳴、玉珍、傳威等。
當年除了他們,我回到香港後,認識上百人。
但當中仍能持守信仰,且跑到今天的他們,可謂難能可貴,猶如精金一般!
你也可以想像昔日的景況。
當我開始教會的時候,我的時間表編排得滿滿的。
現在回望,許多從前的人與事,已沒有結果。
有許多人,已不參與我們教會,甚至已放棄信仰了。
但我從不「吹毛求疵」,又不斷要求自己,我便能夠不斷作出分析。
在回港首幾年,我盡所能向努力盡本分的牧師學習,學習他們講道、事奉、帶領聚會等的方式。
起初,我在新蒲崗真道教會(我是後來才知道裡面的總負責人有兩位太太)幫忙。
那時,我一邊學習,一邊分析,在這情況下,我根本沒空閒「吹毛求疵」地要求自己該擁有什麼幸福。
於是在那時候,我可謂因著十分簡樸、卑微的景況,使我遇見許多牧師、傳道人或領袖的時候,
他們都不用在我面前裝假,何解?
因為在他們眼中,不論從衣著上或其他地方,看出我並不富有,只是一位外表樸素,四處探訪牧師的人。
故此,他們不介意讓我知道他們的想法與處事。
老實說,他們早已看出我不是一位富戶,或一位能為他們教會帶來美好將來的名人。
在他們眼內,我只是一位二十多歲,及很願意聆聽、接受他們意見的年青人而已。
當時我常走訪那些教會,幫助其中的弟兄姊妹,當中有不少是在不同教會之間徘徊的「羊」和「白兔」。
當時,傳威、展鳴等人很喜歡聽我查經的分享,因而便開始了查經班。
於是我除了在新蒲崗真道教會幫手外,亦編排了一段時間查經。
那時候,我慢慢地理解,與及平心靜氣地分析:
就是以一位基層的傳道人身分,在沒有要求他人的情況下,分析教會需要做的基本工作。
這麼多年裡,我漸漸發現了他們失敗的原因。
實在,我處身這基層的時段,剛剛事奉數月的我,同時看見了某些事奉十多年、二十多年的人,或事奉了半世紀的人。
三十年前,我接觸上他們,對我而言,在這情況下作分析,我能明白更多。
我是一位懂得編寫電腦程式的人。
所以,我能肯定某人說話、做事的形式,乃按特定的程序而出現。
例如某人事奉了三年,如按照他事奉的模式,三十年後,他自然會變得好像另一位牧師;
再過五十年他退休後,又會變成另一位牧師的模樣。
在我眼前,認識了眾多牧師,豈不猶如排列展示著,往後五十年、三十年的教會將變成怎樣?
我無須猜測也可知!
藉著編寫電腦程式的經歷,讓我知道許多事騙不了人。
你知道世界上何以這麼多人研究數學?為何數學這麼重要?
雖然數學無法觸摸,也並非一種單單擺在人前,便能夠看透明白的數字,
但數學卻潛藏了人生許多東西的學問,若不善用,你便會吃虧。
假若只憑心算或其他方法,希望辦妥事情,終會發現,這全不及你運用數學的方式去解構你所行的事,來得有果效。
就如善於運動、游泳或跑步的人,最後他們皆將運動解構於數學。
的確,數學乃存藏在宇宙間,騙不了人,亦最能真確反映事實的學問。
任何精細、重複次數越多、想盡量減少錯誤或不想浪費資源的事,也必定用上數學。
可見,數學發展至今,逐漸地成為了宇宙的語言,源於它的真確性。
就算某些人不知道百分率(Percentage)是什麼也好,
但少用50%的資源和多花掉50%的資源,所得出的果效是明顯地不同。
再以電話的用電量為例,即使多普通的電話也運用數字告訴用家用電情況,
數學就是與日常生活如此息息相關。
那麼,你明白我何以這樣分折嗎?
原因乃歸於當年我看見那些牧師,「展列」在我面前時,那情況就像以下的舉例一樣:
該位A牧師開始教會三、四年後,認為三、四十年後,教會存有盼望和將來,
但經分析後,我知道他將來如何發展。
按照數學和編寫電腦程式的理論(寫電腦程式必定要以數學計算,才可容易預算出將來的結果),
我很輕易地知道這位A牧師三十年後,將會變成一位B牧師。
這絕非靠碰巧,而是在相同環境和情況下,以相同的方法再加上遇著類似的問題,那結局無須揣測也能預知。
而且,三十多年後,我確實見證著這事實。
雅各書 四章二至三節:
「你們貪戀,還是得不著;你們殺害嫉妒,又鬥毆爭戰,也不能得。你們得不著,是因為你們不求。你們求也得不著,是因為你們妄求,要浪費在你們的宴樂中。」
-------------------------------------------------------
回應0424牧師自傳
多謝Hoho師父,因曾看你一篇感言所寫:
要改的是自己,不是別人!這句一直烙印我心,從此,我總努力把改善的空間放在自己身上!
此外,當我聽至牧師所言有関電腦程式之精準計算部分時,令我想起實在要多謝Hoho師父,是你教曉我處事溝通也要精確,如此,我事實不易陷入不清不楚、馬虎了事、害人害己的光境中......到今天,我心中已認定:神藉牧者所給的一份一份功課,我務必努力精準完成才可以,因為按著程式,一定會有著相應的後果!梅蓮,加油吧!
最後,我100%認定若不是自己有幸在錫安被培育,我絕對不能持守信仰到今天!多謝牧師師母並所有在前的領袖,你們在信仰上之付出,確持續把今天的我造就著!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