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65_《2011年 Webbot 預測應驗篇》
2011 年 2 月 20 日在「2012 榮耀盼望」信息裡面,日華牧師將 2011 年 1 月 25 日發表之 Web Bot 對 本年之預測,總括為二十多個重點,當中所描繪的天災、人禍,可謂讓人驚心動魄,難以置信。
但當日分享後,只是剛過了兩個月,部分預測已經相繼應驗!
但當日分享後,只是剛過了兩個月,部分預測已經相繼應驗!
1) 饑荒、食物短缺,導致食物價格上升。
2011 年 4 月 15 日,世界銀行行長佐利克(Robert
Zoellick)前日警告,全球糧食價格正處於「臨界 點」(Tipping point),對全球窮人構成極大威脅。
據世界銀行公佈的糧食價格指數(Food Price Index),全球糧食價格已較去年同期飆升 36%。
自去年以來,全球小麥價格急劇上漲,其中吉爾吉斯斯坦的小麥價格,在半年之內暴漲 50%以上; 全球穀物價格在 2010 年 6 月至今年 1 月漲逾一倍;全球食糖與食用油價格則在 2010 年第四季度分 別上漲 20%和 22%。
目前全球有 12 億人生活於貧窮線以下,每日僅靠不足 1.25 美元(約十港元)維生。而全球食品價
格將持續高企並繼續攀升。
受到全球農產品價格上漲,以及多國遭受自然災害,歐盟經已大量進口泰國雞肉,以防食物短缺糧
食漲價問題。
除此之外,在食物方面,4 月 19 日,美國科學家公佈,美國超市出售的肉類有嗜肉菌,嗜肉菌可引 致人們皮膚表面破潰、嚴重感染、腹瀉、食物中毒、肺炎及敗血症等,禍害超過愛滋病。
2) 輻射污染整個地球
尤其長期乘搭飛機人士,易在高空受輻射感染,並且,日常用品也存有輻射的雜質。
3 月 11 日,日本 9 級大地震,引發福島第一核電站受損及核輻射洩漏。
16 日,30 名由東京乘飛機返台灣旅客測出輻射量超標的情形。
核輻射危機不斷擴大,福島核電站產生的核輻射雲,於 18 日抵達美國太平洋西岸加利福尼亞州附近 海域。
隨後 22 日,冰島、加拿大、紐芬蘭也測得空氣有微量的輻射物質碘 131。
21 日,日本宣佈福島縣及茨城縣的牛奶、芥菜、菠菜和東京食水,均檢測出輻射水平超標,輻射危
機入侵人類食物鏈。隨後,多國均驗出日本外銷食品輻射超標,並宣佈禁止進口日本食品。
27 日,東京電力公司宣佈,福島第一核電站 2 號機組地下積水的輻射量,達到通常反應堆內冷卻水 的約 10 萬倍。
並污染核電廠附近的海水,海水驗出放射碘濃度超標 1,850 倍,海洋生態嚴重受影響。
4 月 1 日,由於輻射污染,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及環保署(EPA)發表聯合聲明,首次在 華盛頓州的牛奶驗出微量放射性碘。
4 月 12 日,日本當局將核事故級別提升到最高的第七級別,成為人類史上第二次面臨特大核災難, 與前蘇聯切爾諾貝爾核事故同級。另一方面,歐洲輻射風險委員會(ECRR)發佈,福島核電廠事故, 將引發全球進入核災難,估計將導致世界上十二萬人患癌。
3) 天坑將會更密集出現(甚至讓大型湖泊的水流光)。
3 月 19 日,重慶一個上百年歷史的泉水,一夜之間水位急降兩米。水潭面積約四畝,水深三至四米, 水位突然下降,與及水面不斷冒起氣泡,引發村民認為是天災的不祥先兆。
2 月 9 日,美國賓夕法尼亞州普魯士國王商場(King of Prussia Mall)前公路形成 70 呎寬的天坑。
2 月 9 日,美國休士頓公路出現天坑吞下拖車。
2 月 14 日,湖北省鄂州市汀祖鎮發生大塌陷,形成了大約 5,200 平方米天坑。
2 月 21 日,美國喬治亞州一個停車場,小天坑突然形成吞下施工中的摌雪車。
3 月 4 日,澳洲昆士蘭布里斯班公路出現天坑引致交通混亂。
3 月 10 日,南京鬧市區突然出現天坑。
3 月 12 日,美國威斯康辛州密爾沃基市的一條道路,突然出現巨大坑洞「吞噬」了兩輛汽車。 自
1 月開始至 3 月 25 日,美國佛羅裏達州希爾斯伯勒縣(Hillsborough County)神秘天坑持續形成 並擴大,工程人員嘗試設法控制,情況卻在惡化。
4) 泥石流加劇 2 月 27 日,玻利維亞首都拉巴斯發生泥石流,至少 400 戶民房被埋,約 5,000 人生活受到影響。市 政府發言人愛德溫‧埃雷拉表示,這是該國首都史上遭遇的最嚴重泥石流事故。
3 月 22 日,雲南貢山發生泥石流,一座橋樑被泥石流衝入獨龍江。
3 月 24 日,緬甸邊境地震,引發緬甸撣邦出現泥石流,五座寺廟和三十五幢房屋倒塌,最少 25
人 死亡。
3 月 27 日,美國北加州多處地方連日豪雨,其中,聖巴勃羅(San Pablo)市出現泥石流,當局宣佈
進入緊急戒備狀態。
5) 大地震令國界、地貌改變
3 月 11 日,日本發生歷史上「1200 年一遇」的 9 級大地震及海嘯, 美國地質調查局高級顧問艾伯蓋特(David Applegate)表示,強震將地殼撕開一條長逾 240 公里, 寬達 80 公里的裂縫。
據意大利國家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說,是次地震導致地球自轉軸發生 25 厘米位移。
隨後,美國航天局科學家地球物理學家理查‧格羅斯(Richard Gross)表示,日本大地震導致地球 自轉時間減少了 1.6 微秒,(1 微秒等於 100 萬分之 1 秒)。
美國地質調查局的地震學家丹尼爾·麥克納馬拉博士表示,這次地震導致日本的部分海岸線發生多達 2.4 米位移,海床上出現巨大裂縫。
他還警告,大地震已導致日本部分地區的海拔下降,導致一些城市被水淹沒。
自從 3 月 11 日大地震後,一星期內日本沿岸周邊發生 850 多次餘震,並導致日本富士山出現了「群 發地震」現象,呈有噴發跡象。
4 月 7 日,日本宮城縣發生里氏 7.4 級地震。
4 月 11 日,日本福島縣和茨城縣分別發生 7.1 級強烈地震, 兩次地震均令東京搖晃,震感僅次 311 大地震。
4 月 12 日,日本氣象廳宣佈,大地震後共發生 408 次 5.0 級以上餘震, 震源並呈現不斷南移的傾向。
16 日,日本本土內陸,關東地區發生 5.9 級地震, 日本氣象廳證實為首次發生誘發性新地震,並非餘震。
自大地震後,日本國土多處出現地殼晃動、地面移動及地面出現深呼吸等罕見現象,地底泥土更明
顯出現土壤液化及流動。情況極不尋常。 4 月 16 日,日本國土地理院以全球衛星定位系統觀測,發現大地震後,岩手、宮城、福島三縣沿海 13 個市鎮,共 28 個地點發生地面沉降,其中岩手縣陸前高田市沉降達 84 厘米。
4 月 18 日,中國媒體報導,日本大地震後導致逾 443 平方公里陸地沉入海中,面積遠遠超過釣魚島
總面積,約已超過東京的 70%面積。
美國科學院院長布魯斯愛爾伯特更直言,「日本沉沒」非幻景,日本應做好向中國移民的準備。
6) 南極洲將裂開,及導致澳洲和新西蘭人民大遷徙。澳洲北面會有上百萬的難民出現
4 月 18 日,路透社公佈一座冰山撞上東南極洲(East Antarctica)的默茨冰川(Mertz Glacier),造成 近 78 公里長的冰舌(glacier tongue)崩落,令厚達數百公尺冰層掩蓋的南冰洋(Southern
Ocean)出 現裂縫。
澳洲「南極洲氣候暨生態系統合作研究中心」(Antarctic Climate and Ecosystems Cooperative Research Centre)海洋學家林圖(Steve Rintoul)表示:「南極的幾何構造已突然改變。」 包括林圖在內的 40 位科學家組成團隊,研究冰舌崩解的影響。
另一方面,2 月 22 日,位於澳洲以東南方的新西蘭,其南部最大城市基督城發生 6.3 級強烈地震, 造成超過 166 人喪命。
市中心約三分之一的建築物被震毀,多達 1 萬人無家可歸。 由於恐懼新一輪地震,基督城內 39 萬的人口中,已有約六分一人離開。
7) 怪異天氣及出現異常龍捲風
踏入 4 月,美國南部多個州份出現多次異常龍捲風,有寬度直徑達 400 米寬龍捲風襲擊小鎮,更有
出現雙子龍捲風及多軸芯龍捲風,實為史上罕見!
4 月 9 日,愛阿華州受直徑四分之三哩(約 1.2 千米,面積相等十多個香港維多利亞公園總和)的巨
大龍捲風侵襲,楓樹頓鎮(Mapleton)約 20%地區幾被夷為平地,逾一半的房屋被摧毀。
市長史坦達說:「鎮上從沒人見過這種情景。」
國家氣象局,這個龍捲風橫掃 3.5 哩,風速為 136 至 165 哩,為愛阿華州發生的最強龍捲風之一。
4 月 15 至 17 日,三天內,威力強大的風暴吹襲美國,捲風橫掃了 14 州, 從中西部奧克拉荷馬到東部北卡羅來納州,幾乎橫跨半個大陸的範圍,
全美共錄得 241 個龍捲風,打破美國史上出現龍捲風最多的紀錄。
另外,洪水和冰雹的侵襲,亦至少造成 45 人喪生。 其中,龍捲風重創北卡羅來納州,當地出現 62 起龍捲風,創下 27 年來的最高紀錄,全州已進入緊 急狀態。另外在俄克拉荷馬州、堪薩斯和德州 3 個州,一天內也出現 15 起龍捲風,密西西比和阿拉 巴馬兩個州也出現 20 多起龍捲風。
與此同時,4 月 15 日晚至 16 日淩晨,中國貴州安順市遭受冰雹災害襲擊,損傷房屋 5,993 間,經濟 損失 8,090 萬元,共有 15.8 萬人受災。
4 月 17 日,廣東省遭罕見強龍捲風與冰雹襲擊。
佛山順德區陳村自動氣象站觀測最大陣風為每秒 45.5 米,達 14 級,是
1994 年廣東有記錄以來最大 的瞬時強風。廣東省共 3,200 多萬人受災及 18 人遇難。
4 月 18 日,海南東方市近海突然風起雲湧,出現雷雨、大風及冰雹天氣,導致 8 艘漁船沉沒,其中 3 人死亡,4 人失蹤。
8) 人腦機能失調和失常 2 月 15 日開始,美國相繼有多名資深「電視新聞佈導員」於新聞直接轉播其間胡言亂語,備受美國
關注及佈導。
9) 海洋(其中包括墨西哥灣)變異,導致沿岸居民遷移,及有海洋污染氣 3 月 7 日,英國羅切斯特大學的地球環境科學專業教授辛迪・艾賓格爾(Cindy Ebinger)及多名地質 研究者預計,非洲埃塞俄比亞阿法(Afar)沙漠中的一條的裂痕,最終會發展為新海洋。這條裂痕
有 20 英尺寬、35 英里長,形成於 2005 年。
埃塞俄比亞北部阿法(Afar)沙漠,位於非洲板塊和阿拉伯板塊交匯處,也因裂縫而被逐漸分離。 在理論上,專家認為在這條裂縫形成大海之後,會與紅海和以及非洲東部的亞丁灣相連。
另外 3 月 12 日,Nasa 新報告發現近 50%墨西哥灣沿岸人口正染病,被指與去年墨西哥灣 BP 漏油事 故的化學物中毒有關。
4 月 17 日,美國路易斯安那州不少居民投訴,美國墨西哥灣漏油事故燃油的有毒物質,令他們患上 怪病,包括心跳加速、嘔吐、暈眩、耳朵感染、喉嚨腫脹、視力受損及失憶。
此外,研究顯示,去年墨西哥灣漏油事件造成的海豚死亡數目,比最初評估的嚴重,不只限於所發 現的逾百具海豚屍體,真正數字可能較此高達 50 倍。
究竟在接著的 2011 年,世界會否更趨向 Web Bot 所預測的發展?
人面對「2012 年」,是否已經擁有答案? 各位基督徒,「2012 年」對你而言,又是否存有「榮耀的盼望」?
路加福音 21 章 25 至 28 節:
「日、月、星辰要顯出異兆,地上的邦國也有困苦;因海中波浪的響聲,就慌慌不定。天勢都要震 動,人想起那將要臨到世界的事,就都嚇得魂不附體。那時,他們要看見人子有能力,有大榮耀駕
雲降臨。一有這些事,你們就當挺身昂首,因為你們得贖的日子近了。」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