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56_印加金版 (Inca)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rc1jH_6Exo&feature=relmfu
印加帝國是 11 世紀至 16 世紀時位於南美洲的古老帝國,其版圖大約是今日南美洲的秘魯、厄瓜多爾、哥倫比亞、玻利維亞、智利和阿根廷一帶的安地斯山脈上。
庫斯科是秘魯東南方的城市,是印加帝國的首都,現時人口約有 30 萬,是一個海拔 3400 公尺(11024英呎)的城市,它的名字在秘魯當地話中(蓋丘亞語)意味著「肚臍」。
城市的北面有一個建築遺址,就是曾在早前主日信息「聲頻創造」中提到,以美洲獅形狀為藍本而建造的薩克塞華曼(Sacsayhuamán)。因古印加人知道,能將天上黃道十二宮對應並印在地球上,而南美洲的印加就是對應天上的獅子座。
它依山勢而建,有上下三道四百公尺長鋸齒形的石牆,石牆以巨石搭成,據估計最重的一塊大石有140 公噸。而這些巨石搭成的石牆,其實只是整個美洲獅形建築中頭部的牙齒部分,可見這個建築遺址的龐大。
這個美洲獅形建築的身體部分,早已成為庫斯科城的一部分,
而在美洲獅形的尾部,曾建有一座古印加人的宗教中心 ─— 太陽神殿(Coricancha)。
但這太陽神殿早在十六世紀已被入侵印加的西班牙人改建為一座天主教堂。
西班牙人不單拆毀同樣在美洲的瑪雅人依天上的星圖而建的金字塔群和神殿,他們也因同樣的理由不放過印加的建築。這神殿中藏有一塊比人還大的金板,上面則刻劃有一幅星圖。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