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24日栽在溪水旁《回憶栽種恩—梁日華牧師自傳521》
希伯來書 十一章六節:
「人非有信,就不能得 神的喜悅;因為到 神面前來的人必須信有 神,且信他賞賜那尋求他的人。」
當然,海狗或海豚,不需要運用信心,
因為,牠們能夠看見主人在哪裡。
但,身為人類的我們,尋找神的時候,
因為看不見神,神便會以賞罰方式來與人溝通。
多年來,神都用這個方式與我溝通。
而,我看見身邊許多人,神跟他們的溝通也是如此。
我曾分享,在1984至1985年間,我傳福音帶領人信主的時候,
當他們聽了三元福音便決志,我會十分興奮;
但當遇上聽了卻不相信的,我總會挑戰他們:
「你回去禱告神,說:神如果你是真的,請你讓我知道!」
那麼,神會否千篇一律地讓他們知道祂的真實呢?不是的!
因為,不同的人,便有不同適合他們的方法,讓他們知道神是真實的。
然而,每個人自信主那天的賞賜開始,便啟動了其人生的呼召。
也許,有些被呼召成為大復興中的踏腳石;
有些是大復興中的元老, 負責策劃、音響、安排秩序,
有些,也許只是參與的。
所以,神給予每個人的賞賜和獎勵都是不同的,
有時候,更是完全相反的。
例如:主耶穌得到最大的成功,正是衪為眾人承擔罪孽,釘上十架之時。
可在別人眼中,這卻是擊打、咒詛、苦待來的。
原來,當我們尋求神,認識神時,
我們可理解到,神有與我們個人溝通的模式。
同樣地,神與我身邊的人溝通,也是如此。
而,身為你們的領袖,每個我所親自訓練的門徒,
我也是用這種模式,帶領著他們。
曾經,有很多人問:
「日華,你訓練門徒的方式是否千篇一律的呢?」
我總回答,不是千篇一律的。
對傳威,我會跟他談教會體制,神蹟奇事;
對展鳴,我會跟他討論音樂及技巧。
我是按照神給予他們各人的方向、策劃和獎勵,帶領他們的,
所以,每人都不相同。
我能夠這樣給予他們幫助,絕非靠頭腦上的知識,
於1985年,我親身經歷到要治好身上的疾病,其實要付這程度的代價。
在此,我要帶出一個原則:
當一些事情,你為自己做以及為別人做的時候,
兩者的標準,往往是有很大差距的。
試舉實例:當我能治好自己的重病,便明白了一件事情,
我明白到,為何Kathryn Kuhlman、Jack Coe、Aimee Semple McPherson等人會病逝,
雖然,他們是當時代首屈一指的神蹟醫治佈道家。
又如,130年前,當世代最厲害的神蹟醫治佈道家John Alexander Dowie,也是病逝的,
甚至,他患上比常人更嚴重的疾病而死。
因為,所有公開事奉的原則,其賞罰程度是大的。
比如一條海豚、海狗、海獅、鯨魚,牠們的公眾表演,
對比在野生動物園,其所得的賞賜,都是極大差異的,
然而,牠們日常生活的需要,基本上是一樣的。
或許,不容易明白,
換言之,我發現了一個現象,
原來,對於公開事奉的恩膏和神蹟,其要求和標準,往往是度身訂造的;
視乎神對於那人的期望有多大,而有所不同。
但,於個人基本需要方面,
如醫治好自己的疾病,使自己長壽、健康,或擁有基本的幸福,
當中所需運用的信心,都是一致的,不會有很大的變動。
所以,在1985年,我為自己的疾病禱告得痊癒後,
由於之前一直好不過來,後來才得醫治,
我便知道,醫治自己的疾病,需要付上如此的代價。
基於,那個醫治不是公開事奉、公開使命或表演,
只是我個人的基本需要,在神而言,是有一百分的準則。
而我的準則,跟Kathryn Kuhlman、Jack Coe、又或Aimee Semple McPherson的準則,
都是相同的。
這個準則,必須牽涉某程度的信心及付出,才能達標的。
故我曾言,若別人落在我的光景,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會病死。
因為,箇中他要由什麼都不懂,突然變成什麼都要懂!
幸好,我之前建立了好根基,讓我能夠知道怎樣醫治禱告。
可是,還要加上自律,加上一向在神面前都有改變的習慣,才能達標的。
因此,我漸漸理解到,兩者是有分別的。
關於自身基本的需要,如《申命記‧二十八章》所提及的祝福與咒詛,
以一些基本的原理,便能得到。
但,牽涉將來事奉的,大家的分別可以是天淵之別。
所以,藉著為自己祈禱,治好自己身上疾病的這個原則,
便能得知,歷史上的神蹟醫治佈道家,只是做起了事奉,成了名,
但他們個人的基本信仰程度,卻未能把自身的疾病治癒。
若,這一點不是真的,那麼,我當年肯定離世了。
為什麼我會下這個定論呢?
因為,在1985年當天我能治好自己的標準,
其實,就正正是Kenneth Hagin醫治他自己的標準;
他把這標準寫在書上,而,我看了那本書,他所寫的見證,
然後,我相信這個標準。
我發現原來很簡單,只要相信《聖經》所說的,那麼,神便會讓我得著醫治。
於是乎,我用了Kenneth Hagin的標準,我便得著醫治。
多年間,我所認識能夠「真正」醫治好自身疾病的人,都必定是按這標準,
而非來自恩典的。
所謂來自恩典的,便是我為他按手祈禱,
或是在醫治聚會中,別人為他按手祈禱,
這些,並不能達標的。
我所說的,是有些牧師或神蹟人員,為自己禱告後痊癒,真正能滿足條件而痊癒的,
都是因為達到了這個標準。
希伯來書 十一章六節:
「人非有信,就不能得 神的喜悅;因為到 神面前來的人必須信有 神,且信他賞賜那尋求他的人。」
-------------------------------
回應0324牧師自傳
多謝牧師仔細分析在個人需要並事奉上運用信心之分別,原來在當中神其實也有著其所定的標準!
這也提醒了我要努力達標才可以!
期待牧師繼續分享這信心的標準。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