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19日星期二

2015年5月3日栽在溪水旁《回憶栽種恩—梁日華牧師自傳561》

 2015年5月3日栽在溪水旁《回憶栽種恩—梁日華牧師自傳561》


http://www.ziondaily.com/2.0/web/word_of_god_02a/view.php?id=14196

雅各書 四章二至三節:
「你們貪戀,還是得不著;你們殺害嫉妒,又鬥毆爭戰,也不能得。你們得不著,是因為你們不求。你們求也得不著,是因為你們妄求,要浪費在你們的宴樂中。」

第一次聽這經文的人,或許認為並不適合自己,畢竟自己未至於如經文所描述的那麼嚴重。
其實,這經文是雅各為基督徒而寫的。為什麼呢?

一聽雅各這麼形容這群人,我們發現,他們的信仰實在是非常幼嫩。
因為,若是沈醉在宴樂裡,他們還有什麼資格要求神給予他們好處、祝福,甚至一官半職呢?

當然,當我們現在以第三者的角度去閱讀這經文的時候,
便能馬上分辨出雅各口中所說的這群人,
其信仰確實還處於非常幼稚、雛形的階段,甚至是低墮。 

我的自傳分享到今天,相信能夠讓大家理解到,
自我信主到1985年,也就是說,於錫安教會成立的時候,
而我真正去接觸並帶領一群又一群地道的香港人信主的時候,
到今天為止,整整有三十一個年頭了。
其實,在我所遇見許多的基督徒裡,他們仍未能跨越今天這經文所說的問題。

為什麼要大家理解這經文呢?
因為,原來,在每個人的生命裡,總會遇上我們意想不到的絕路,
這時,神好像又不垂聽我們的禱告似的,
甚至乎,不管我們如何掙扎著為自己開創一番新的局面等,也未能成事。

其實,皆源於一個簡單的理由,而它又根深蒂固地存藏於人的內心深處。

所以,當主耶穌到世上傳福音的時候,
祂首先叫人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悔改」,然後才「信」福音。
這也是施洗約翰跟法利賽人其中的一個爭論:
「就算你們受洗,也無濟於事。因為,你們還沒有悔改!」

如果不願意悔改的話,又如何願意修正行為呢?

舉一個實際的例子,玩策略遊戲COC(中譯:部落衝突),
如果你是在無知底下玩的時候,便會發覺「錢」總是被人搶奪。
原因是,你一直沒有築城牆、建炮台;
除了建造Town Center(城鎮中心)、金礦和掘礦機之外,你只是一味搞好經濟……
所以,在既不築城牆,又不建炮台的情況下,
當有人指正、告訴你這是錯誤的做法的時候,你會如何處理呢?

由此可見,在玩遊戲的過程中,
我們尚且會做一個非常簡單的動作 —— 摒棄舊有的做事法。
然後按照別人提供的方法去築城牆、建炮台,來保護自己的資源 。
之後再恍然大悟,這樣做,真的是行得通!

這也是我為什麼先教授策略家們學習策略遊戲的原因。
因為,不可否認的是,就算是策略家,也容易犯這一個問題。
這看似是人之常情的事情,當我們擁有身分、地位和別人的愛戴時,
自然而然地,便不會輕易悔改;
若然被別人指正,就好像是對方故意為難我們似的。

因此,透過玩策略遊戲,我要讓眾策略家知道,在事奉的過程中一定也要帶著願意改正的心態。
要不然,許多的「求」,便成了「妄求」。

再以玩COC來作比喻,假如仍用自己舊有的方法去玩,
那當別人告訴你正確方法的時候,你便會認為對方得罪自己。
然後,藉著禱告或其他的方法,希望按照舊的方法,
自己的城牆、炮台不會遭受別人的攻擊,也不會被別人搶奪自己的錢……
這無疑是「妄求」。
原因在於,這人沒有悔改。

事實上,在神眼中,有太多的人也是痴心妄想。
「這樣的一個人,還敢在我面前求這些求那些?」神常常這樣想。
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他們不悔改,仍然按照自己錯誤的方向走。

關於醫治的真理,當我向神求問、祈求、禁食的時候,
神常常告訴我說:「這種人,我是不會醫治他的。
於他來說,這是妄求。因為他連照顧自己的身體也沒有,依舊抽煙。」

明白了嗎?
這便是為什麼當我分享醫治到最後的時候,
會分享自然療法,包括如何照顧和留意身體的健康。

要知道,身體是神給予我們生命中的一個測驗及責任,
使我們能夠理解人生,知道神所交予我們的使命和定命,以及能讓我們學習相關的智慧。

身體乃是神創造和交給我們管理的, 
而身體的節拍是按照四季、各人的年齡變化而變化的,
這些全都是神所設定的。

弟兄姊妹,我要告訴你們,三十一年事奉中的每一天,
可以說,在我的生命裡,我們這間教會裡,我從沒停止過處理今天這節經文所講的問題。
可以想像,如果換成是坊間其他的教會,情況就更加可怖!
因為在我們的生命當中,實在有太多的「妄求」,導致我們永遠得不到所祈求的。

於我們初信的時候,聽我 —— 日華所講信息,我們會悔改。
例如,不再聽搖滾樂、不去迪斯科(disco)、不貪婪,
會離開不信主的女朋友(反正對方並不漂亮,自己可以再找一個新的)等等。

明白嗎?
每個人皆有不同的悔改理由,來離開生命的罪,而來到我們當中。
許多時候,當我們以第三者的身分、並非責罵的形式,
分享信息告訴他們,他們的自尊心會較易接納而去悔改。

就如玩COC,當別人發現你把金礦擺出來,
而不是築城牆、建炮台,這樣,你的錢一定會被他們搶走。
同樣地,生命也如是,容易被人偷竊,那麼,請謹記,首先要悔改!
意即,不再做原來做的事情!
包括改變原先的性格、內涵,甚至是處事的方法,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新的處事方法。
這就是所謂的有信心、有行為。也就是經過悔改之後的「信」。

藉著自傳,大家會看到,由我信主至今,
甚至,每天的分分秒秒都是不斷地按照神的心意調節自己。

有時候不是我的罪,乃是神的呼召;
有時候不是我的軟弱,乃是神的需要;
有時候不是我自己的需要,乃是神要求我的付出。
像亞伯拉罕一樣,他不必殺掉自己的兒子以撒一樣,乃是神要求他獻上。
於我而言,「悔改」和「相信」是從沒分開過的。

然而,我發現,許多信主年日已久的基督徒,逐漸地,把它們分開了。
尤其是自尊心導致它們分開的。
而且,也是自尊心導致許多人不願意悔改。
即使明知那只是非常普通的罪、軟弱,卻寧願被人責怪和恥笑,也不願悔改。

如果是樣子醜陋的話,那是不可改變的事實。
但是,因為他懶散、言詞污穢,那是能夠改掉的。
只不過,他信主的年月已久,又是領袖,所以他不改,
原因就是我所常常針對的「自尊心」。

有些時候,我們之所以不悔改的理由,是因為我們捍衛了自己的「自尊心」。

雅各書 四章二至三節:
「你們貪戀,還是得不著;你們殺害嫉妒,又鬥毆爭戰,也不能得。你們得不著,是因為你們不求。你們求也得不著,是因為你們妄求,要浪費在你們的宴樂中。」

-------------------------------------



回應0503牧師自傳

當主耶穌在世上傳福音時,
祂首先叫人作的第一件事就是「悔改」,然後才「信」福音。
這也是施洗約翰跟法利賽人其中的一個爭論:
「就算你們受洗,也無濟於事。因為,你們還沒有悔改!」

如果不願意悔改,又如何能修正行為呢?
當有人指出、告訴我們的錯誤時,我事實要心存多謝並立刻修正!

另一方面,既然身體是神給予我生命的一個測驗及責任,是神創造和交給我們管理的,
讓我們從中學習相關的智慧。所以,我一定盡按神的心意照管。

多謝牧師清楚仔細告訴我們如下寶貴的準則:悔改意即,不再做原來做的事情!
包括改變原先的性格、內涵,甚至是處事的方法,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新的處事方法。
這就是所謂的有信心、有行為。也就是經過悔改之後的「信」。

事實上,「自尊心」於我是零價值,它絕不能令我不照真理而改變,因為神才是我最需要討好的對象!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